南華大學 | 文學系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照片
副教授  陳旻志
Mail信箱:mcchen@nhu.edu.tw
辦公室分機:5307
Office Hour:Links
期刊論文一覽
年度 著作 著作人
108 [山海經]的物類交感與動物崇拜之探勘 陳旻志
107 神聖聯誼與合緣共振的交感模式[世界神明聯誼會]的人文精神探索 陳旻志
107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宦遊與番俗交感模式 陳旻志
106 鯤鯓意象與鯤島神話地景之探勘 陳旻志
102 現代詩林的「神話樹」思維向度 陳旻志
101 聖巫關涉與文化人格之探勘 陳旻志
100 以鏡原命—唐人傳奇「物類交感」的命論模式 陳旻志
098 「誠」體寂感的文化原型與實踐模式之探勘 陳旻志
097 原型與召喚-神聖性作者觀與文化人格的文學祭儀 陳旻志
097 自我境界與「聖」「人」接受模式的貞定-勞思光「文化整體觀」與詩學中的文化人格圖象 陳旻志
096 勞思光「情意我」與文化人格的書寫研究 陳旻志
095 美學經濟與多角反饋的劇場效應-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書寫研究與定位 陳旻志
095 文化人格的才性論-《人物志》與《世說新語》的才性美學系譜 陳旻志
094 文化人格的原型論黃宗羲與余秋雨的文學思想溯源 陳旻志
094 〈《洛陽伽藍記》與文化人格的美學教育〉 陳旻志
094 文化人格的鍊金術-余秋雨散文與榮格、黃宗羲學說的比較文化研究 陳旻志
093 〈賴和小說與台灣國民性的論証〉 陳旻志
092 明月帖中遙寄相思-由王為政的《聽話》諦觀中國書畫的生命美學 陳旻志
092 由《聽畫》諦觀中國書畫的生命美學 陳旻志
092 試由黃宗羲的易學思維揭示「文道合一」的文學思想 陳旻志
092 母儀與自我交光疊影的圖像-宋代婦女心靈形象的試探 陳旻志
091 至情只可酬知己-袁枚與隨園女詩人開啟的性靈詩觀 陳旻志
086 我將自己坐隱成晷-周夢蝶詩藝研究 陳旻志
086 春秋繁露中的歷史哲學與書法問題 陳旻志
085 試論山水詩作為文人心靈的內療圖式 陳旻志
083 勞思光基源問題研究法之省察 陳旻志
083 色相與空靈之間的川端美學層境 陳旻志
研討會論文一覽
年度 會議期間 著作 著作人
110 2022-06-06
2022-06-06
書院意象 與 人文結界 聖巫 。學案。擬議式思維 與 紫荊書院 的實踐 陳旻志
109 2019-11-10
2019-11-10
唐代文士階層的中年神話與「個體化」鍊金術 陳旻志
107 2019-02-15
2019-03-15
〈《山海經》的物類交感與動物崇拜之探勘〉 陳旻志
107 2019-05-03
2019-05-04
動物崇拜與物類交感的文化模式 陳旻志
106 2018-05-04
2018-05-05
神聖聯誼與合緣共振的交感模式 陳旻志
105 2017-05-06
2017-05-06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宦遊與物類交感模式 陳旻志
103 2015-05-16
2015-05-17
騎鯨之旅-「鯤鯓」意象與潮間帶神話地景書寫 陳旻志
103 2013-10-19
2013-09-21
萬古蒼茫,六合侷促,「士」將安歸? -由勞思光「歷史之懲罰」論唐代文士 階層的承擔精神 陳旻志
097
原型與召喚-神聖性作者觀與文化人格的文學祭儀 陳旻志
097
「誠」體寂感的文化原型與實踐模式之探勘 陳旻志
096
聖人原型與儒道兩家成聖模式 陳旻志
096
聖人觀的「原型」與「型變」魏晉儒道思想中「文化人格」的官能調和論 陳旻志
096
自我境界與「聖」「人」接受模式的貞定──勞思光「文化整體觀」與詩學中的文化人格圖象 陳旻志
096
聖人崇拜與儒道合一之文化模式探討 陳旻志
095
美學經濟與多角反饋的劇場效應-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書寫研究與定位 陳旻志
094
文化人格的原型論黃宗羲與余秋雨的文學思想溯源 陳旻志
093
《洛陽伽藍記》與文化人格的美學教育 陳旻志
092
試由黃宗羲的易學思維揭示「文道合一」的文學思想 陳旻志
專書一覽
年度 出版日期 專書名稱 著作人
109 2020-09 韶光津渡鯤島人文駐地吟遊誌 陳旻志
108 2020-09 中國書院教育哲學之研究 陳旻志
105 2016-08 南投縣文學家作品集第22輯 [燒炭紀]-紀少陵(陳旻志筆名)詩集 陳旻志
101 2012-06 【儒道思想與巫文化】 陳旻志
091 2002-10 殘霞與心焚的夜燈如舊一代儒俠黃宗羲的「文道合一」論 陳旻志
教師報告與其他一覽
年度 名稱 教師姓名
110 人腳有肥 陳旻志
110 樹冠羞閉的吾疆 陳旻志
110 沒有原民的早晨 陳旻志
110 風頭水尾咖啡館 陳旻志
109 梅雨時節 陳旻志
109 慢城韻腳 陳旻志
109 香港女孩與男孩 陳旻志
109 人腳有肥 陳旻志
109 鯤島山海經 陳旻志
108 鯨背上的月光等詩作 陳旻志
107 月色的爪牙 陳旻志
107 東坡海角寓所 陳旻志
107 我們很熟嗎 陳旻志
107 花蓮美樂地 陳旻志
107 鯨背上的月光 陳旻志
106 哀淫 陳旻志
106 圖騰柱 陳旻志
106 在路上 陳旻志
106 商旅蹣跚.自從花蓮獨立之後 陳旻志
106 青天的退稿信 陳旻志
104 嘉義鈴蘭詠嘆調 陳旻志
104 圓桌詩刊48期 陳旻志
學歷一覽
畢業學校 科系所 教育程度 起迄年月日
東海大學 文學所 博士 1996-09-01
2001-07-31
私立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系 碩士 1992-09-01
1996-06-01
私立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系 大學 1988-06-01
1992-06-01
經歷一覽
單位名稱 職稱 起迄年月日
朝陽科技大學 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1998-02-01
1998-07-01
淡江大學 中文系兼任講師 1997-08-01
1999-07-01
教師研究專案
姓名 年度 計畫名稱 計畫編號
陳旻志 105 物類相感與神聖文化人格之關涉 MOST 105-2410-H-343-006
陳旻志 105 物類相感與神聖文化人格之關涉 MOST 105-2410-H-343-006 -
陳旻志 103 文士階層「神聖」文化人格積澱模式之研究(ΙΙ) MOST 103-2410-H-343 -009 -
陳旻志 103 文士階層「神聖」文化人格積澱模式之研究(ΙΙ) 103-2410-H-343 -009 -
陳旻志 103 文士階層「神聖」文化人格積澱模式之研究(ΙΙ) 103-2410-H-343-009-
陳旻志 103 文士階層神聖文化人格積澱模式之研究(Π) MOST 103-2410-H-343-009-
陳旻志 102 文士階層神聖文化人格積澱模式之研究 102-2410-H-343 -013 -
陳旻志 102 文士階層神聖文化人格積澱模式之研究 102-2410-H-343 -013 -
陳旻志 102 文士階層神聖文化人格積澱模式 NSC 102-2410-H-343-013-
陳旻志 100 聖巫關涉與文化人格之探勘 NSC 100-2410-H-343-012-
陳旻志 098 聖巫關涉與文化人格的儀式論 NSC 98-2410-H-343-035
陳旻志 097 文學人類學與文化書寫
陳旻志 097 神聖崇拜與文化書寫-現代巫術與文化創意產業之實踐
陳旻志 097 聖人原型與文化人格之研究(Ⅱ)
陳旻志 097 聖人原型與文化人格之研究(Ⅱ) NSC 97-2410-H-343-018
陳旻志 097 聖巫關涉與天人模式之探勘
陳旻志 096 身體修練與神聖經驗的介面
陳旻志 096 聖人原型與文化人格之研究
陳旻志 096 聖人原型與文化人格之研究(Ι) NSC 96-2411-H-343-010
陳旻志 096 聖人原型與文化人格之研究(Ι) NSC 96-2411-H-343-010
陳旻志 096 聖人原型與文化人格之探勘
陳旻志 096 聖人崇拜與文化哲學之探勘
陳旻志 091 〈島國的憂鬱-讀徐仁修《邊陲東部》〉,「文訊雜誌」二O五期。
陳旻志 091 散文〈溫泉之道〉榮獲第三十八屆「國軍文藝金像獎」散文組優選
陳旻志 089 散文〈禪者之櫻〉榮獲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決審入圍獎。並收錄於《在夢想的地圖上》一書(台北:天培出版社,89年。)
陳旻志 086 報導文學〈台灣當代書院教育心影錄〉,榮獲「第一屆東海大學文學獎」報導文學組第三名。
陳旻志 086 新詩〈山中書簡〉,榮獲第三屆「佛光文學獎」新詩組第三名,並收錄於《水晶的光芒》(台北:佛光出版社,86年)。
陳旻志 085 新詩〈江南的河殤〉,榮獲「85年度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組佳作,收錄於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作品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86年)。
參與活動服務一覽
姓名 年度 活動名稱
陳旻志 109 埔里鎮立圖書館第13屆駐館作家. [鯤島山海經]
陳旻志 107 中華道教聯合總會[第2屆道文化高峰論壇]
陳旻志 106 兩岸青年詩歌朗誦會


                      
我們的粉絲專頁               我們的Youtube

    

104-1【全系導生會議】暨家族活動
#南華大學文學系#星雲文學之義理與美學國際研討會

敦煌學研究中心學慧樓H402
文學系研究生教室學慧樓H404
臺灣文學研究中心學慧樓H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