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 | 著作 | 著作人 |
109 | 〈還原生活文化的多彩/高陽歷史小說的特色──以《李娃》為例 | 陳章錫 |
108 | 《禮記》生命禮儀思想研究──以生命教育為主軸 | 陳章錫 |
108 | 書法在民俗文學與文化中之應用 | 陳章錫 |
107 | 星雲大師一筆字的書法造詣及文學表現 | 陳章錫 |
107 | 《禮記》道德哲學之總體考察 | 陳章錫 |
106 |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修辭藝術探微 | 陳章錫 |
106 | 王船山道德美學對異端思想之涵攝與開展 | 陳章錫 |
105 | 《禮記》中的民俗探究 | 陳章錫 |
104 | 《禮記》思想內涵中「道統」義之省察--以牟宗三先生論道統、學統、政統為主軸 | 陳章錫 |
103 | 台灣書法家古典詩歌創作中的地景描寫 | 陳章錫 |
103 | 于右任文學造詣與書法藝術之關係探究 | 陳章錫 |
102 | 王船山楚辭通釋遠遊思想探究 | 陳章錫 |
102 | 《禮記》教育哲學之總體考察 | 陳章錫 |
101 | 王船山《古詩評選》「神韻」說之美學觀點 | 陳章錫 |
101 | 《禮記》政治思想之形上原理及其開展 | 陳章錫 |
099 | 試論台灣書法主體性之建立──從數位本土書家談起 | 陳章錫 |
099 | 黃永武的經學主張與貢獻 | 陳章錫 |
098 | 王船山詩歌美學之「元聲」說 | 陳章錫 |
098 | 《禮記》思想系統之探究 | 陳章錫 |
098 | 王船山《楚辭通釋》之文學思想及人格美學 | 陳章錫 |
097 | 《禮記.王制》政教思想探究 | 陳章錫 |
096 | 王船山美育思想評析 | 陳章錫 |
094 | 論《禮記.禮運》的政教文化觀──以人情為核心的考察 | 陳章錫 |
094 | 王船山人格美學探究 | 陳章錫 |
093 | 孫過庭與張懷瓘書法美學思想之對比 | 陳章錫 |
092 | 從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考察《小戴禮記》教育觀 | 陳章錫 |
092 | 王船山音樂美學析論 | 陳章錫 |
091 | 唐君毅《禮記》詮釋的特色及其價值意義 | 陳章錫 |
090 | 懷念 程師兆態的文哲造詣及人格風範 | 陳章錫 |
089 | 從禮運篇探索孔子思想 | 陳章錫 |
087 | 儒家的音樂思想探源 | 陳章錫 |
086 | 王充的教育思想探究 | 陳章錫 |
075 | 王船山《詩廣傳》論禮詩樂 | 陳章錫 |
075 | 王船山《詩廣傳》論道德倫理(上) | 陳章錫 |
075 | 王船山《詩廣傳》論道德倫理(下) | 陳章錫 |
學年度 | 會議期間 | 著作 | 著作人 |
108 |
2020-05-02 2020-05-02 |
《禮記.月令》政教思想探究 | 陳章錫 |
107 |
2019-06-01 2019-06-02 |
中國明清時期的主氣說與人欲論 | 陳章錫 |
107 |
2019-05-03 2019-05-04 |
書法在民俗文學與文化中之應用 | 陳章錫 |
107 |
2018-05-04 2018-05-05 |
星雲大師一筆字的書法造詣及文學表現 | 陳章錫 |
106 |
2016-11-08 2016-11-08 |
周敦頤與儒家樂學、樂教 | 陳章錫 |
104 |
2016-05-13 2016-05-14 |
《禮記》中的民俗探究 | 陳章錫 |
104 |
2016-05-13 2016-05-13 |
《禮記》道德哲學之總體考察 | 陳章錫 |
104 |
2015-10-22 2015-10-24 |
《禮記》思想內涵中「道統」義之省察 | 陳章錫 |
103 |
2015-05-16 2015-05-16 |
台灣書法家古典詩歌創作中的地景描寫 | 陳章錫 |
103 |
2014-10-18 2014-10-21 |
王船山詩文中之佛教思想 | 陳章錫 |
103 |
2014-08-16 2014-08-16 |
于右任文學造詣與書法藝術之關係探究 | 陳章錫 |
102 |
2013-11-09 2013-11-09 |
王船山《楚辭通釋.遠遊》思想探究 | 陳章錫 |
101 |
2013-05-16 2013-04-17 |
《禮記》教育哲學之總體考察 | 陳章錫 |
101 |
2012-11-09 2012-11-10 |
王船山《古詩評選》「神韻」說之美學觀點 | 陳章錫 |
100 |
2012-05-13 2012-05-14 |
《禮記》政治思想的形上原理及其開展 | 陳章錫 |
099 |
2010-12-10 2010-12-10 |
試論台灣書法主體性之建立──從數位本土書家談起 | 陳章錫 |
099 | 黃永武《許慎之經學》評議 | 陳章錫 | |
098 | 王船山詩歌美學「元聲」說之探討 | 陳章錫 | |
097 | 《禮記》之思想系統及文化精神 | 陳章錫 | |
095 | 王船山《詩經》學中之文學理論 | 陳章錫 | |
095 | 朱子與王船山美育思想之比較 | 陳章錫 | |
095 | 王船山的美學智慧 | 陳章錫 | |
094 | 王船山《明詩評選》的美學意涵 | 陳章錫 | |
094 | 牟宗三歷史哲學的內涵及其應用 | 陳章錫 | |
094 | 王船山人格美學探究 | 陳章錫 | |
093 | 禮記禮運篇義理架構之探究 | 陳章錫 | |
092 | 試論臺灣書法「道、技分途」之隱憂及其解決之道 | 陳章錫 | |
092 | 王船山音樂美學析論 | 陳章錫 | |
091 | 孫過庭與張懷瓘書法美學之對比 | 陳章錫 | |
091 | 從儒道二家思想探討孫過庭《書譜》的美學意蘊 | 陳章錫 | |
091 | 《小戴禮記》教育觀研究-以王船山兩端一致論為視角的整體考察 | 陳章錫 | |
090 | 唐君毅對〈禮記〉的詮釋及其現代意義 | 陳章錫 | |
088 | 從〈禮運〉篇探索孔子思想 | 陳章錫 |
學年度 | 出版日期 | 專書名稱 | 著作人 |
109 | 2020-03 | 《禮記道統觀與政教思想》二版 | 陳章錫 |
107 | 2018-08 | 禮記道統觀與政教思想 | 陳章錫 |
100 | 2011-08 | 《書畫藝術與空間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陳章錫 |
098 | 2009-03 | 《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疏解》 | 陳章錫 |
098 | 2009-09 | 《王船山禮學研究-以兩端一致論為研究進路》 | 陳章錫 |
097 | 2008-09 | 藝海吟風--陳章錫五十詩書創作展集 | 陳章錫 |
095 | 2006-09 | 王船山《詩經》學中之文學理論 | 陳章錫 |
095 | 2006-12 | 王船山的美學智慧 | 陳章錫 |
094 | 2005-08 | 王船山《明詩評選》的美學意涵 | 陳章錫 |
091 | 2002-12 | 從儒道二家思想探討孫過庭書譜的美學意薀 | 陳章錫 |
090 | 2001-06 | 王船山禮學研究──以兩端一致論為研究進路 | 陳章錫 |
074 | 1985-05 | 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疏解 | 陳章錫 |
年度 | 名稱 | 教師姓名 |
畢業學校 | 科系所 | 教育程度 | 起迄年月日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學系 | 大學 |
1976-09-01 1980-06-01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研究所 | 碩士 |
1981-09-01 1985-06-01 |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 哲學系 | 博士 |
1992-09-01 2001-06-01 |
單位名稱 | 職稱 | 起迄年月日 |
台北縣板橋國中 | 教師兼導師 |
1980-08-01 1981-07-31 |
鵝湖月刊 | 執行編輯 |
1983-01-01 1985-01-01 |
私立四海工商專校 | 共同科專任講師 | 1987-01-01 |
國立空中大學 | 兼任講師 | 1994-01-01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書法社指導老師 | 1996-01-01 |
姓名 | 年度 | 計畫名稱 | 計畫編號 |
陳章錫 | 105 | 以社區敘事活化慢城文化之新創群組課程計畫 | C105000165 |
陳章錫 | 102 | 〈古典小說的偉大傑作〉,《紅樓夢.導讀》 | |
陳章錫 | 098 | 鏡花水月說百態《鏡花緣.導讀》 | |
陳章錫 | 097 | 禮記思想的哲學釐析及系統建構以王船山及唐君毅之詮釋為基礎之開展 | |
陳章錫 | 097 | 藝海吟風-陳章錫五十詩書創作展集 | |
陳章錫 | 096 | 市井小民的生存智慧今古奇觀.導讀 | |
陳章錫 | 095 | 成語故事陳章錫審訂 | |
陳章錫 | 093 | 王船山美學思想研究-國科會計畫 |